特首林鄭月娥在第二份《施政報告》,一如所料未有就23條立法提出時間表及路線圖亦欠奉,但在重申「審時度勢」及創造有利環境之際,明言會認真聆聽如何正面處理這個特區的憲制要求,變相為啟動立法埋下伏筆,同時也在報告中多番重申「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時更在報告特別增設「與中央關係」章節,明言特首是「雙負責制」,民主派指林鄭表忠之意表露無遺。
競選時以「同行」為賣點的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以民生為主打,政治問題著墨不多,有關23條立法等中央關注點也輕輕帶過。一年過去,港獨「紅線」下,政治爭議躲不過,23條立法壓力也增大,但據知林鄭認為有關議題必須在有利環境下開展,才能有效立法,故此第二份施政報告仍然於33段堅持「審時度勢」論調,似乎未有因受壓而改立場,但同時指此舉不等於用來處理若干應禁止的危害國案行為的香港現行法例只能「備而不用」,當中特別列明,「我會認真聆聽,探討如何讓香港社會可以正面地處理這個特區的憲制要求」,變相開始啟動了非正式的諮詢,此番語言「偽」術,暫時滿足建制派以致中央的政治要求。
「國家安全」一直是中央的底線,翻查林鄭有關報告,至少三度提及,並表明態度不會容忍,可見緊守中央底線;民主派議員區諾軒認為,前特首梁振英任內的施政報告反而未有提及國安,可見林鄭已將國安納入治港方針。
與此同時,上份施政報告未有另闢章節章談及與中央關係,今次則在早於第8段已強調梁振英任內經常強調的特首是「雙負責」制之說,即既向香港特區也向中央政負責,同時重申對任何鼓吹「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不能容忍,防微杜漸下,更會加強外界對《基本法》及憲法了解,更稱會在香港加強樹立「一國」意識,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便指林鄭新增這一段,明顯是急於向中央表忠;而連同林鄭在此份報告中,談及一帶一路、大灣區建設規架及創科方面時也不忘三度提及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港關愛,可見她對中央,如何臣服。
立會補選新聞,《蘋果》一網睇晒
http://bit.ly/appledaily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