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我路過醫院的露天停車場,遠處傳來呼喚我的聲音:「麥姑娘,麥姑娘,你還認得我嗎?」他身穿護士學生制服,向我的方向走過來,我認真地望了他一陣子,帶點懷疑的眼神,問他:「你認識我的嗎?你是?」他回答說:「我爸爸是堅叔呀,我是堅叔的小兒子呀。」我驚訝地回答說:「你已經這麼大個仔啊!」他說:「是啊!麥姑娘,已經十八年了!」
回想起十八年前,我仍是一個骨科康復病房的註冊護士,病房接收了一名約四十多歲、因意外截肢的病人,他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他自暴自棄,不願配合參與康復治療;他自怨自艾,憂心連累家人,擔心在惡劣的家庭經濟下,下一代無法出人頭地。我父親亦是在四十多歲時意外截肢,家庭頓失經濟支柱,我以過來人家屬的角度慰解這位病人。我告訴他,他繼續消沉下去,不但於事無補,只會令家人更擔心、更難過。我也以自己為例,年幼時家境突變,但我不曾放棄,最終當上護士,我鼓勵他,要積極面對,重要是好好養大孩子。
今天,見到他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加入了護士團隊,成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力軍,相信堅叔一定感到很安慰。新一代的醫護人員,必定要面對更多挑戰,希望他也能像爸爸一樣,能積極面對將來的挑戰。
撰文:仁濟醫院骨科病房經理麥蕙平
逢周一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